蜻蜓小秘密—复眼

大约在三亿五千万年以前,蜻蜓的祖先就在地球上出现了。根据化石,科学家认为在三亿多年以前,地面上还长着茂密的上古森林的年代里,蜻蜓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了。那时候的蜻蜓与现在的蟑螂有些相像,翅膀与身躯比现在的蜻蜓的翅膀和身躯宽大、肥胖得多。后来,蜻蜓为了适应飞行生活,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体形,而原先的六只脚则丧失了走路的能力,专门用来捕捉食物。

蜻蜓属于肉食性昆虫,专门捕食蚊子、苍蝇和其它各种各样的小飞虫。蜻蜓的食量很大,一只蜻蜓在1小时内,可以吃掉40只苍蝇或者近100只蚊虫。一种体长约10厘米的马大青蜻蜓,一天可以吃掉1000只蚜虫等小飞虫。蜻蜓能够吃到那么多食物,全靠它的一双大复眼。科学家现在发现蜻蜓是动物界内视力最好的有翼昆虫。


人类 由于拥有三色视觉,可以看到红色、蓝色和绿色。3种视蛋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。这使我们可以看到约1000万种不同颜色。 但蜻蜓拥有最多33种不同的光敏蛋白质,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看到更多颜色和细节。

  蜻蜓可以看到蓝色、绿色和红色上的紫外线,这种能力有助于它们捕捉猎物。美国塔科玛市普吉特湾大学斯莱特自然历史博物馆蜻蜓专家丹尼斯·鲍尔森说,相比人类而言,蜻蜓复眼内视蛋白的位置意味着它们可以看到更明亮的天空,所以它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空中飞行的猎物。

东京农业大学、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研究了12种蜻蜓的复眼。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蜻蜓有15到33种视蛋白基因。这些数量庞大的光敏蛋白质使它们可以看到惊人细节。他们说:“视蛋白是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视网膜内的光敏蛋白质。”

每个小眼面都指向一个稍有不同的方向,这使蜻蜓可同时看到所有方向。这些视觉传感元件相结合,制造出一个和蜻蜓大脑融为一体的“图像”拼集,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至今是个谜。

复眼上半部分的小眼睛专门看远处的物体,下半部分的眼睛专门看近处的物体。这和近视镜片下边加了一块老光小镜片,即老年人用的“双光眼镜”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。一般地,昆虫的眼睛都是近视眼,可是蜻蜓的眼睛却是远近都能看。不过,距离太远的物体是看不太清楚的,最远也只能看到2米到6米远。在这段距离内,能飞、能动的小昆虫,不管它是什么形状,只要在蜻蜓的视野范围内,都可以被它捉到吃掉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